联轴器的平衡问题
联轴器由于种种原因使其质心或惯性主轴与其加转轴线不重合,在运转时将产生不平衡离心惯性力、离心惯性偶力和动挠度(振型)的现象,称为转子的不平衡现象,这种不平衡现象必然引起轴系的振动,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,因而对其必须加以重视。不平衡的程度(不平衡量U)通常用转子的质量m和质心到转子回转轴线距离r的乘积mr来表达,称为质径积。也有用单位质量的质径积来表达的,称为偏心距e(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偏心。)质径积mr是一个与转子质量有关的相对量,而偏心距e是一个与转子质量无关的绝对量。前者比较直观,常用于具体给定转子的平衡操作,后者用于衡量转子平衡的优劣或检测平衡精度,联轴器的平衡等级标准即按e来评定。对于挠性转子则用振型偏心距(第n阶振型)en=Un/mn,Un、mn分别为第n阶振型和阶模态质量。
对刚性转子静平衡时设置一个校正平面,动平衡时设置两个校正平面;对挠性转子设置n或n+2个校正平面,n为转子工作转速需越过的监界转速阶数。校正平面的位置在设计时指定,应考虑转子的结构和安装空间,以便于加、减平衡质量。两校正平面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,以增强偶平衡效果。平衡质量应加在校正平面上矢径最大处,以求减小平衡质量。对挠性转子,校正平面应设置在振型曲线的反节点处,使平衡效果好,设置在节点附近平衡效果差。
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因素不外乎转子形体不对称、制造和安装误差、材质不均匀等三方面。第一项应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加配平衡质量予以解决。后两项只能通过在平衡机上或发现场平衡,确定转子不平衡的大小和方位,进而确定应加平衡质量的大小半径和方位,加、减平衡质量来进行平衡。
影响未以校正的联轴器平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。 1、 由联轴器主体零件(半联轴器等)设计规范规定的制造公差而产生的不平衡。 2、由联轴器与轴的对中面的偏心(轴孔的圆柱度及其与外缘的同轴度)而产生的不平衡。 3、联轴器中配合零件之间的间隙。 4、联轴器中附件(螺纹连接件、键、轴端压板)分布不均匀或不对称引起的不平衡。 5、由联轴器各零件的材质不均匀或磨损不均匀引起的不平衡。
上一个产品:[资料下载] 下一个产品:滑移式球笼联轴器安装说明